“华厦万和堂杯”海内外青少年诗联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北海公园开幕

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花木向阳海内外青少年诗词楹联书法展在京开幕

  6月15日,由中国楹联学会主办,中国楹联协会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天津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办的 “华厦万和堂杯”海内外青少年诗词楹联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北京市北海公园阐福寺举行,中国楹联学会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蒋剑宇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随着由青少年共同朗诵的横渠四句与大德悦心古琴艺术中心桐炜《流水》曲的结束,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向全体嘉宾致欢迎辞。

大德悦心古琴艺术中心桐炜弹奏《流水》节选。

随后,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李殿仁中将在致辞中表示,这次活动,全国各地青少年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满腔热忱和天真烂漫,挥洒出了一幅幅歌颂党、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诗词楹联作品和书法墨宝,是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可观可感的文化实践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欣欣向荣,正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性力量。新一代的培养成长,关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否得以延续与发展,让我们以春风化雨的胸襟大爱去关注、去激励这些祖国的花朵和未来。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原会长桑福金将军表示,本次展会,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情怀。他们用勤奋的学习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

李培隽致欢迎辞。

李殿仁中将致辞。

桑福金致辞。

最后,著名词人刘存发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他的新词集《晴光万里云》。这部词集收录了他多年来创作的咏春夏秋冬的诗词共三百首,并以其中《菩萨蛮·春归》的结句“晴光万里云”为书名。他表示,这部词集,就是围绕着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和人生感悟,借鉴诗词文化,以小我之见,抒发真情,体验心之快乐,并以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著名词人刘存发先生发布新书。

桑福金与刘存发为新书揭幕。

刘存发为嘉宾与粉丝签名赠书。

刘存发与李文朝翻看新书

刘存发与李文朝合影留念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征集海内外青少年提交作品4231件,本着“时代性、学术性、创新性”原则,经初评、复评,共选出100件作品。展出作品以“优秀文化、传承有我”为题材,均为青少年原创,有诗词、对联,有书法作品,更有诗书或联墨并创的,充分展现了华夏儿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嘉宾们为开幕式剪彩。

本次作品展展览时间为2021年6月15日至7月14日(每周一闭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公众可前往北京市北海公园·阐福寺观展。

入展青少年代表与嘉宾合影留念。

参加今天开幕式的嘉宾还有: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夏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原主任李文朝、司法部原副部长岳宣义、司法部原副部长韩亨林、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萧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陈伟明、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潘衍习、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叶子彤、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陈联合、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林向阳、野草诗社常务副社长何小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龙开胜、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方放、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赵勇、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高宝玉、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王少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会秘书齐国生、中国电子书法家协会主席聂中波、中联会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兰坤等楹联、诗词、书法界人士一百余人参加了今天的活动。活动期间人民日报社、央视网书画频道、北京电视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国文化报,人民数字,北京市青年日报社,中国网,天津电视台,文旅中国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刘存发先生接受电视台采访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印记。它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有利于当代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去自发地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其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文化强国的建设者,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楹联学会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中心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将紧紧遵循中国楹联学会的宗旨与指示,以北京瑞华书院为依托,启动中华传统诗词、楹联、联墨交流传播系列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发掘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大使,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而不懈努力。


水调歌头•北海阐福寺观看“华厦万和堂杯”海内外青少年诗词楹联书法作品展

刘存发

  北海帝王苑,信步自吟行。玉桥弓影,春阴积翠紫云腾。四面青盘放眼,千顷烟波拍岸,鸥鹭伴舟鸣。回首望琼岛,白塔入天庭。

  穿蚕坛,绕方殿,过龙亭。寺前人涌如海,翰墨列排迎。喜看詩联满壁,尽是风流年少,雅韵寄豪情。唤起千年梦,文脉永传承。


首页    “华厦万和堂杯”海内外青少年诗联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北海公园开幕